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菇农们经历的故事,比《山海情》还精彩

卓宇 凤凰WEEKLY 2021-05-21
灰色菇棚内,几万个白色菇袋,排成数十道半人高的白墙,从门口望去,像一片白色海洋。过道上站着的女人身材娇小,皮肤黝黑,她叫张晓妮,是大棚里的菇农。
六年前,张晓妮和丈夫从湖南长沙搬到河南新郑,夫妻俩租下菇棚,种植平菇。她们住着集装箱开了门窗,刷了油漆,盖上棚顶,逐渐有了家的模样。
张晓妮说那是她为改变人生做出的最大努力,这个看似瘦弱的女人身上,散发出乐观而顽强的能量。
但最近两年,张晓妮有时会望着那片白色海洋发呆。如果说当初不远千里跑来种菇,是她人生的一次扬帆起航,那她现在,似乎感觉到船速在放缓,她在等候风的出现。
不光是张晓妮,那些忙碌在新郑的菇农,大多都有着同样的期待:日复一日的辛劳,循环重复的模式,保守谨慎的投入——哪怕价钱不高,但他们希望平菇销路稳定,也能给他们扩大经营,加速航行的勇气。
直到有一天,风来了,新的通道打开了。
和电视剧一样的故事
临近中午,张晓妮在集装箱改造的厨房中做饭。鲜鱼切段,下锅,翻炒,撒上红油辣椒,喷香扑鼻。
她讲起长沙话语速轻快,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她老家也有人种蘑菇,“种了十几年了,听老乡说这边卖菇更赚钱,就来了这边”。
电视剧《山海情》里,西海固移民吊庄户在专家的带领下种植反季节双孢菇,逐步脱贫致富。这也是当时国内不少地区的现实缩影。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自然不缺棉籽壳、玉米芯这种堆料资源,外加上良好的气候条件以及充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食用菌产业一经推广迅速发酵。
食用菌生产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那几年,河南各地涌现出一大批骑着摩托跑山头,坐在门店守摊头,开着小车闯码头的蘑菇产业大军。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河南省栽培食用菌的农户达到130万户,从业人员340万人。大中型食用菌专业批发市场10余个,从事食用菌经销的公司、门店多达2000多家。随着食用菌市场迅速火热,总产量节节攀升,河南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产量第一,因此又被称为食用菌大省。
2011年底,新郑市新李营村附近建起1100亩的农业建设项目区,政府出钱,企业出力,在村头盖起一个个蘑菇大棚,租给菇农。张晓妮正是来的最早一批。
多年过去,故乡已成遥远的梦。在河南新郑,很多菇农是张晓妮同乡,他们建了个微信群,交流市场行情与家乡消息。有时忙起来,菇农们一年四季都没空回家。
在新郑,张晓妮和丈夫住在不到20平米的集装箱内,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边上的菇棚内。
棚里气温阴凉,适宜平菇生长。为保持气温,大棚一侧有一条几十米长的加湿水管,水滴从水管落入地上水槽中,滴答作响。
平菇对环境要求严苛,从做袋到出菇一般周期为45天,温度要一直维持在12-17度左右。采摘之后要及时淋水,否则平菇放半天就会裂口。
“这个菇娇气的很,放上半天就蔫了。前几年蘑菇价格不稳定,根本不敢种太多,有时价太低我们也舍不得卖,不卖就烂手里。”张晓妮说道。
为了长时间保存平菇,各家都花钱在菇棚里盖起了冷库。而冷库也只起到缓冲作用,核心的产销对接不畅问题,制约着菇农的营收增长。
闲暇时,张晓妮用旧手机看《山海情》,看到了熟悉的故事。
电视剧中,闽宁镇村民看德宝家的菇棚赚钱,家家盖棚种起了菇,随着市场需求饱和,菇价就一天不如一天。随即村里建了冷库,而冷库一满,新出的蘑菇又成了新的难题。
此后,一群无良菜商趁机压价,村民没得选择,只好把菇赔钱卖出去。
张晓妮看得满心感慨,现实和电视剧如出一辙,“今天他们13块一筐来收,你硬撑着不卖,第二天撑不住想10块卖,人家问8块卖不卖。”
菇棚水声滴答。“我们又能怎么办呢?”张晓妮问道。
封闭的市场
菇农小飞,和张晓妮有着同样的期待,而他做了更多尝试,期望更快打破平静。
30岁的小飞,是土生土长的新郑人。从小在菇棚长大,冬天菇棚烧火取暖,他就躲进去避寒。那时家里没有冷库,一旦蘑菇成熟,没卖出去,就只能晒成蘑菇干,价格也缩了水。
为了缓解产销对接不畅的源头问题,2002年,新郑市在国际机场西侧规一座新兴的现代化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新郑港区。
这里被视为河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如台湾省统一食品、正林食品等众多台资知名企业当时入区投资建厂。同时,又是集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地铁、高速公路于一体的综合枢纽,郑州市三大物流中心之一。
资本环境与物流效率的双向突破,加速了河南食用菌产业的优化升级,驶向发展快车道。而在近几年的路上,菇农们又遇到了市场信息不明了的新阻力。
高中毕业后,小飞曾在村头一家台湾金针菇厂做搬运工。那是他第一次见到现代化的种菇流水线,极为震撼:“机器都从日本、韩国进口,效率比人工快上不知道多少倍。”
长大后,他也开始种菇。他选择的是小平菇,叶片直径3到5公分,成熟度在六成左右,口感润滑新鲜。
2016年,他想用这种方法种植小平菇,和朋友贷了300万的款,买了昂贵的加湿设备,建起培养室和无菌室。而电费、人力等经营成本也翻倍上涨,工厂很快陷入停摆。
那段时间,身边的朋友说他傻,家人也不敢多问,刚刚结婚一年多的妻子离他而去。只是每次很晚回家,父亲总会为他端上热饭。“最绝望的是周围没人认可你,就像一直在走的路突然断了。”小飞感慨道。
2016年冬夜,不甘心放弃的小飞,拉着近400筐新鲜小平菇,到达西安一处果蔬批发市场。“把我价格压得很低,正常卖都要20多块,我的菇卖18块,他们都不要。”
彼时的西安,小平菇市场尚未打开,卖不上价,小飞这400筐小平菇怎么拉过去的,又怎么拉了回来。回来的时候,几十筐的菇已经坏掉,看着卖不出去的菇,小飞告诉自己,“我早晚要回来。”
制约菇农发展的,除了平菇自身脆弱属性,还有一套无视菇农利益的市场规则,像一道透明而坚固的墙,封住前行的路。
2017年夏天,因气愤被无理压价,小飞一怒之下,将500筐小平菇倒入工厂废料,“其实我知道这种方式没有用,但明知道他在压价,却找不到方法解决,我也是在和自己置气。”
从那之后,小飞一度放弃了曾经为之坚持的市场。卖了汽车,每天骑着电动车,穿行在各个村子地头收小麦赚钱还贷款。
四野茫茫,壁垒牢固,小飞在乡镇间奔波,没有方向。
他说,那是他最迷茫的两年。
新风潮来了
在小飞工厂办公室,有一栋尚未组装好的乐高城堡。积木一共6300多块,小飞刚刚拼好地基,其余零件都被装入一个个透明盒子。那些是包装平菇的盒子。
这是小飞为数不多的放松方式,也是他的梦想:用新的构思,盖出新的城堡。
他工厂分拣间中,蘑菇清香味弥漫。分拣员熟练将手中的平菇,上称、装盒、贴签和入篮,每盒平菇保证在六两左右。每天有成千上万份刚摘下的平菇,在这里分拣包装,再由货车送往十几公里开外的美团优选河南省仓库。
202012月,优选推出鲜直采计划通过加大源头直采简化供应链产销对接方式助力优质农产品上行。
一个朋友给小飞发了一条链接,称美团优选在河南开仓,正在招募供应商。虽然经历过一次办厂失败的低谷,但这种新生模式,让他再次看到打破市场壁垒的希望。
小飞拨通招商电话,经过层层考核,从菇农转型成一名平菇供货商。他在物流园区租下一间仓库,建起分拣间和冷库,与更多菇农一起开拓一片新天地。
小飞发现,“农鲜直采”模式几乎是为平菇这类保鲜周期短的农产品量身定做。
过去,平菇卖到市场再到消费者手中,上车下车不少次,需要三天或更长时间。如今,上午平菇从菇棚到分拣仓,下午到达郑州仓,第二天就被送到消费者手中。
“新模式收菇量稳定,也能卖出个好价格。大家种菇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好几家都和我说,今年要再加两个菇棚。”小飞开玩笑说,“就是质检太严格,难看了也不行,选菇跟选媳妇儿似的。”

年前有段时间,平菇长势好,一茬一茬的出,这让小飞忧心忡忡,按他以往的经验来看,新郑市场一时肯定消化不了。

美团优选当地采购人员得知了他的这一担忧,第一时间协调大仓平菇供应量,让原本只供应郑州仓的新郑平菇,经过层层把关,送往全省大仓。
这次经历之后,小飞对电商平台这种新生事物保存的那份谨慎,随之消失不见,看着一筐筐被送走的新鲜平菇,他彻底心安了。
更自由地生长
近年来,河南省大力推进“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加强乡村振兴战略。食用菌专项计划的助力推动下,新郑市种菇的菇农从几十家扩展到几百家。
河南省食用菌专项首席专家、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站长康源春说,“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发挥科研单位技术创新优势,以前沿技术引领带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风来了,所有人一头撞入新的故事中,情节快到每一天都不一样。
张晓妮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知之甚少。但她清楚感知到,平菇卖得越来越快,冷库用得越来越少。“小飞不来拉菇的时候,我们就开车去送,再也不用担心菇被贱卖了。”合作多了,张晓妮夫妇已经和小飞成了朋友。
如今,张晓妮已经用卖菇攒下的钱,在老家长沙买了学区房,以便于女儿在附近的一所重点中学读书。
去年年底,老家在南阳邓州的菇农小冀,换了辆16万元的福田货车,一次能装195筐菇。“收货量稳定了嘛,我们也敢多加几个棚,种菇比打工累,但是咱自己的事业嘛。”小冀笑着说道。
今年,小冀的5个菇棚,预计能挣20多万。他刚刚三十岁出头,已经在老家盖起几层高的别墅。如今别墅还未完工,小冀空闲时就用摄像头盯着工程进度。
像张晓妮、小冀一样的菇农,小飞合作有20多家。而他本人的最大心愿,便是连接起新郑几百个农户,将更多新鲜小平菇运往城市,运往更远的地方。
今年春节前高峰期,小飞管理的分拣中心,最多时每天有1万盒平菇运出。而随着美团优选将新郑小平菇推往全河南,他预计这一数字会变成2万、3万,甚至更多。
乘风破浪中,新的故事才刚开始。
菇棚内,水声滴答,有平菇从袋子侧面缝隙中生长而出,小小的一朵朵。
小飞说,平菇柔弱却顽强,当出口出现,就会欢喜生长。

作者丨卓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